您好!欢迎光临消防评估设备,消防评估软件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专注智慧消防器材研发与制造
服务热线
全国客服热线:

18301028119

行业新闻

推行《关于加强消防物联感知监控系统建设的通知》的必要性分析、三水一电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推行《关于加强消防物联感知监控系统建设的通知》的必要性分析

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物联感知监控系统建设的通知》(京消函〔2024〕23号),是应对城市消防安全挑战、推动消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结合当前北京市消防重点单位的建设现状及政策要求,推行该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
一、提升重点单位消防设施智能化水平,弥补传统消防短板

传统消防系统依赖人工巡检和被动报警,存在响应滞后、信息孤岛等问题。例如,北京航天总医院在消防物联感知监控系统建设项目中,明确要求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远程监控、消防给水感知设备等,并将数据接入区级消防物联综合管理系统,实现设施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预警13
通州区的“智慧消防”平台也通过物联网感知技术,为消防控制室单位加装远程监控终端,形成“监测—分析—预警”闭环管理,显著提升了火灾风险预判能力29。政策的推行可强制要求重点单位升级设施,填补技术漏洞,减少因设备老化或人为疏忽导致的隐患。

1745919078589.png 


二、推动消防数据整合与跨部门协同,实现“全周期管理”

当前北京市已建成多个区域级智慧消防平台(如通州、海淀),但其数据互通性和应用深度仍需加强。例如,海淀区依托“城市大脑”整合了消防力量、物联感知、视频监控等7类数据,并与应急、公安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,形成“空天地”一体化指挥体系7
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数据接口标准,推动全市消防物联感知平台与智慧城市系统深度融合。例如,学校消防物联平台需与全市安全管理平台共享数据,提升校园火灾防控能力10。这种跨部门、跨层级的协同,可避免重复建设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。


三、应对城市复杂风险,强化高风险场所精准防控

北京市高层建筑、大型综合体、化工企业等高风险场所密集,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需求。例如,化工大厦通过安装“云中控”系统,实现了液位、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无线监测,并直接对接中关村西区试点平台,确保危险品存储安全5
政策要求重点单位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,结合历史火灾数据与实时感知信息,实现风险分级预警。通州区通过分析历年火灾数据,建立大型商业综合体、厂库房等场所的台账,动态更新隐患信息,显著提升了高风险区域的防控精度29


四、缩短应急响应时间,构建“秒级救援”体系

政策的推行将加速智能终端与应急救援技术的应用。例如,海淀区通过消防车辆优先通行系统,优化信号灯控制,为消防车节省20%-40%的通行时间;同时利用“和对讲”终端实现火场视频回传与远程指挥,提升救援效率7
此外,居民住宅联网式感烟报警装置的普及(如通州区安装3.5万个),可实现“一警四报”,将火灾响应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,有效遏制初期火情蔓延29


五、完善法规标准,压实主体责任

通知明确要求重点单位完成设备安装、平台对接及数据共享,并通过资质审核、信用惩戒等机制约束供应商和建设单位。例如,北京航天总医院在供应商遴选中严格审查企业信用记录,要求提供无重大违法声明13。这种制度设计强化了主体责任,避免因市场无序竞争导致的技术标准混乱。


结论

《关于加强消防物联感知监控系统建设的通知》的推行,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必然要求,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。通过物联网感知、大数据分析和多部门协同,北京市可构建“预防—预警—处置—复盘”的全链条智慧消防体系,为超大型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可复制的“北京模式”。未来需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(如学校、老旧小区),并加强政策执行监督,确保技术落地与长效运维。



上一个:九小场所的消防痛点与物联网解决方案下一个:没有了!